EN
《唐 陶舞马》

长42厘米,宽18厘米,高41.3厘米。1976年玉泉乡北山顶农田采集。

通体灰白,胎体细密,紧实,头,颈,鞍等处涂红。马身备鞍鞯,头饰鞅,辔,勒前左蹄弯曲提起,长鬃随马首潇洒的偏向右边,张嘴嘶鸣,缚尾,体态矫健奔放,骨骼雄劲有力,双目炯炯有神,仿佛正在随音乐翩翩起舞,当时的工匠以高超的雕刻技法将这动态的瞬间,生动传神的表现出来。

舞马最早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,是当时驯马戏中的一种,它不是人骑在马上表演骑术的技巧,而是训练马自身随着音律翩翩起舞,表演各种动作。唐代是舞马发展的顶峰时期,开元 、 天宝年间,舞马的规模极为盛大,尤其是百戏表演进入高潮以后,百匹形体骄健,毛色美观的舞马就会进入角色,随着乐曲的节奏奋首鼓尾,欢腾舞蹈,跳跃旋转,为宴会增色。舞马在当时被视为盛世祥瑞之物,深受人们喜爱。安史之乱后,唐帝国盛极而衰,舞马这种表演形式也逐渐疏于舞台。